深刻把握团结奋斗的历史逻辑、理论逻辑、实践逻辑
所属分类:
党建文化
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显著精神标识,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团结就是力量,团结才能胜利”“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,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”,发出了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”的号召。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奋斗的重要论述精神,就要深刻把握团结奋斗蕴含的历史逻辑、理论逻辑、实践逻辑,不断增强坚持团结奋斗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
历史逻辑:团结奋斗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
中华民族素有团结奋斗的精神气度,追求团结统一、推崇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鲜明特质。“六合同风、四海一家”的大一统传统、“家国一体、家国同构”的政治观念、“筚路蓝缕、以启山林”的拼搏精神……团结奋斗的价值理念,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品格,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。
近代以来,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,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,国家蒙辱、人民蒙难、文明蒙尘。面对穷凶极恶的内外敌人,只有把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争,才有可能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。然而,当时的许多政治力量或是缺乏先进的政治纲领,或是囿于一己一党之私,始终未能真正唤起人民、团结人民,最终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。孙中山先生疾呼,如果再不“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,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”。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,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。
中国共产党成立后,坚持以崇高的初心使命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凝聚中国人民,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我们党“唤起工农千百万,同心干”,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推翻了三座大山,实现了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。新中国成立后,我们党专门出台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文件,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,“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,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”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,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、锐意进取,团结一致向前看,一心一意谋发展,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大幅度跃升,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。
团结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标识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,稳经济、促发展,战贫困、建小康,控疫情、抗大灾,应变局、化危机,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,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,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。我们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,上下同心、尽锐出战,攻克艰中之艰、解决难中之难,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。新时代10年,全党全国人民思想上更加统一、政治上更加团结、行动上更加一致,前进动力更加强大,奋斗精神更加昂扬,必胜信念更加坚定,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:“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、干出来、奋斗出来的!”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,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,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只有坚持团结奋斗,中国才能从过去的一盘散沙、积贫积弱发展成今天的全面小康、走向繁荣富强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,也是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宝贵经验。
理论逻辑: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
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,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。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,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、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,也是我们党团结凝聚人民、矢志奋斗奋进的根本所在。
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蕴含着团结奋斗的精神伟力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、人类社会、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,是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,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。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旗帜在中国大地立起来了,中国人民就有所指望、知所趋赴,就紧紧团结凝聚在这面旗帜下,为着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、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,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,成为凝聚党心民心、汇聚奋进力量的旗帜。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旗帜,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、行动上的指南针,团结奋斗就有了思想根基、正确方向和精神动力。
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揭示了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,“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”,决定历史的是“行动着的群众”。人民是推动社会变革、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,也是团结奋斗最深厚、最充沛的力量源泉。只要一切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,真心实意地为着人民的利益而奋斗,就能最大程度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、团结起来,最大程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汇聚成无坚不摧、无往不胜的强大合力。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史观,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人民至上,党和人民事业拥有了无比坚实的群众基础,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。
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着团结奋斗的政治优势。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精神品质,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。在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过程中,无产阶级自觉地团结联合起来进行斗争,催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。只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,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,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,全党全国人民就能团结成“一块坚硬的钢铁”,就会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、发展自信心,就能集聚起万众一心、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。
实践逻辑:依靠团结奋斗走好新的赶考之路
团结就是力量,奋斗开创未来。新时代新征程,党和人民事业前景无比光明,同时任务也极其繁重、挑战极为严峻。只要在党的领导下,全国人民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,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,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。
唯有团结奋斗,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,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是团结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,也是激发中国人民奋斗之志的精神力量。今天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图景越发清晰可见、越发催人奋进,但任务也更为艰巨、阻力也更加凸显。在这个船到中流浪更急、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,团结的力量、奋斗的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,越需要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决心意志,万众一心地朝着伟大梦想阔步前行。
唯有团结奋斗,才能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。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,也是需要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团结奋斗的事业。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,历经千辛万苦、付出巨大代价,取得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统筹兼顾、系统谋划、整体推进,需要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。这就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同向同行、同心同德,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上来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齐心协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群策群力把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。
唯有团结奋斗,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。恩格斯指出:“为了进行斗争,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,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。”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,我国发展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大大增加,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,来自政治、经济、意识形态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层出不穷。如何清除这些前进道路上的“拦路虎”“绊脚石”?只有发扬团结奋斗精神,广泛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,才能筑起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“铜墙铁壁”,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,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天地。
下一页:
RELATED INFORMATION
相关信息